网络设备:中继器、集线器、网桥、交换机、路由器、网关的超全总结!

2020-02-14

如今建筑智能化集成度越来越高,对于网络设备应用也越来越多了,在计算机网络体系中,有几样网络设备或者说网络名词出现的频率相当的高,包括有:中继器、集线器、网桥、交换机、路由器和网关。其实,弄清楚这几个计算机网络的名词并不困难,如果能以计算机网络层次的概念给它们划清界限的话,那就很容易把它们区分出来。那我们现在就有条理地梳理一下它们各自的含义和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那我们首先看一下这些网络设备分别处于计算机网络的哪些层次中继器(Repeater)是连接网络线路的一种装置,常用于两个网络节点之间物理信号的双向转发工作。中继器是最简单的网络互联设备,主要完成物理层的功能,负责在两个节点的物理层上按位传递信息,完成信号的复制、调整和放大功能,以此来延长网络的长度。它在OSI参考模型中的位置物理层。

集线器(Hub)是中继器的一种形式,区别在于集线器能够提供多端口服务,也称为多口中继器。集线器在OSI/RM中的物理层。

网桥(Bridge)是一个局域网与另一个局域网之间建立连接的桥梁。网桥是属于数据链路层的一种设备,它的作用是扩展网络和通信手段,在各种传输介质中转发数据信号,扩展网络的距离。

同时又有选择地将现有地址的信号从一个传输介质发送到另一个传输介质,并能有效地限制两个介质系统中无关紧要的通信。

交换机(Swich)工作在第二层(即数据链路层),它要比集线器智能一些,它能分辨出帧中的源MAC地址和目的MAC地址,因此可以在任意两个端口间建立联系,在数据帧的始发者和目标接收者之间建立临时的交换路径,使数据帧直接由源地址到达目的地址。

交换机通过对信息进行重新生成,并经过内部处理后转发至指定端口,具备自动寻址能力和交换作用。但是 交换机并不懂得IP地址,它只知道MAC地址。

交换机是使用硬件来完成以往网桥使用软件来完成过滤、学习和转发过程的任务。交换机速度比HUB快,这是由于HUB不知道目标地址在何处,发送数据到所有的端口。

交换机中有一张MAC地址表,如果知道目标地址在何处,就把数据发送到指定地点,如果它不知道就发送到所有的端口。这样过滤可以帮助降低整个网络的数据传输量,提高效率。但是交换机的功能还不止如此,它可以把网络拆解成网络分支、分割网络数据流,隔离分支中发生的故障,这样就可以减少每个网络分支的数据信息流量而使每个网络更有效,提高整个网络效率。

现代交换机是这样处理数据帧的:一旦目标头域(目标地址)已经进来了,尽管帧的其他部分还没有到达,则只要输出线路可以使用,交换机就开始转发该帧,而不需理会帧后面的内容,也即是说交换机并没有使用“存储—转发”交换方式。

路由器(Router)工作在第三层(即网络层),它比交换机还要“聪明”一些,它能理解数据中的IP地址,如果它接收到一个数据包,就检查其中的IP地址,如果目标地址是本地网络的就不理会,如果是其他网络的,就将数据包转发出本地网络。

与工作在网络物理层,从物理上划分网段的交换机不同,路由器使用专门的软件协议从逻辑上对整个网络进行划分。










阅读19
分享
写下您的评论吧